布林肯访华落地上海,中方是否“降格接待”?心理博弈已经开始
  • 16


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此次访华有很多话题要聊,但中美之间隔空喊话战略层次的心理博弈其实已经开始,布林肯人未到声先至,中方的接待安排或许给美方传递了信号。

4月24号下午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乘搭专机抵达上海,开启了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。在中美关系仍不稳定,双方围绕许多问题争执不下之际,布林肯此次访华显然有很多话题要继续深度探讨,此次对话对中美双方而言都非常重要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布林肯抵达上海之后,不仅没有收到中方盛大的欢迎,从现场的场面来看,布林肯似乎受到了一点“冷遇”。不仅没有铺设红地毯,在场欢迎的人数也不多,更重要的是,中方接待的人员级别有所下调。

jbo竞博·(中国)

此次到浦东国际机场接机布林肯,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王汉前往迎接,这是美方的人员,而中方派出接机的,则是上海市外事办主任孔福安。相比之下,去年6月份,布林肯访华的时候,中方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到场接机,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本月初访华的时候,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广州接机。

如此看来,布林肯作为美国外交的第一把手,却没有得到中国高级官员的现场接机,这似乎有些奇怪。某种程度上说,这或许反映出中方对美方种种不适当的做法存在一定的不满意,而且对此次和美方的沟通前景没有抱着太大的期待。当然,这不能说中方对美方是“降格接待”,因为布林肯是应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邀请访华,正式的接待仪式在北京,中方在上海接机,隆重一点是情分,不安排也是本分,完全符合外交礼仪和惯例,布林肯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。

布林肯访华落地上海,中方是否“降格接待”?心理博弈已经开始

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布林肯还没有与中方高层展开对话,但中美之间的战略心理博弈可能已经展开。在布林肯访华之前,美方这边就传出了很多消息。如布林肯拉着G7一起发布声明,表达对中方援助俄罗斯问题的关注,这无疑是美国想拉着G7一起对华施压,以便增加自己在中俄关系问题上对华施压的筹码。又比如在布林肯临行前,美媒突然曝出华盛顿准备因援俄问题,对部分中国银行机构进行制裁,虽然美方随后否认称目前没有制裁计划,但这个时间点透露这种消息,大概率不是偶然。事实上,正如一些媒体所分析的那样,美方此类举动,在于试图提前给自己增加谈判的筹码,以便让布林肯在接下来的对话开始前占据优势。

面对美方的套路和策略,中方其实非常了解,类似的心理博弈和威慑施压根本吓不倒中方,美方只不过是徒费心机。从中方给布林肯的接机安排来看,这或许也是中方给美国传递了一个信号,那就是美国别指望迫使中方屈服,若美方来者不善,中方也不会给他们好的反馈,最终可能是空手而归。接下来,或许布林肯会像美方所预告的那样,重点拿着对华经贸问题、中俄合作问题,以及台海问题说事,围绕着上述问题摊牌施压。但不管美方准备做什么,中方自然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与合情合理的诉求,在布林肯抵达的前一晚,新华社就提前公布了中方对于布林肯此次访华的五大期待。

新华社的文章列出五点,一是希望美方树立正确认知,认清中美是伙伴还是对手。二是加强对话,保持中美各层面接触。三是管控分歧,要求美方不得在台湾等问题上触碰“红线”。四是推进部分领域的互利合作,最后则是共同承担大国责任,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。此外,新华社特别强调了经贸问题,指出美方对华经贸与科技打压变本加厉,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,那不是“去风险”,而是制造风险。可见,目前中方对美国最不满的问题,集中于台湾问题和经贸打压问题,这两个领域事关中国的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,不仅是中方最关切的,也是布林肯此次来华讨论的重点之一。

不过就目前的形势和美方的表现来看,中美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之大,犹如一道格外宽阔的鸿沟,布林肯这回来华,必然无法实现自己对华施压的目标,而中方也很难就此促使美方重回理智的对华政策和立场,因此,我们对于此次中美之间对话的结果最好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。不过,中美两国在当下依然能够保持沟通,这毕竟还是一件好事,虽然中美分歧巨大,但只要不发生剧烈的正面冲突,那么就还有回旋余地,布林肯此行即便是两手空空而归其实也算是不虚此行,至少有助于中美两个大国之间保持沟通,在这意义上这仍然算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。